跳到主要內容區

107年 王采薇教授

「教師」的概念只有在與「學生」相對的脈絡中才能存在,唯有如此「教師」的角色才能產生意義。2001年任職於花師教育學院以來:啟發學生的自由思想,熱誠與投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與研究,培養學生對差異的尊重與尋求正義的態度,熱誠、愛、陪伴及照顧學生的整合性師生關係,以及投入、服務與協作的同仁社群關係,是為後學所秉持之重要教學理念。

  大學作為一個知識社群,屬於知識份子,是為知識統整或建構之地,面對多元且充滿創新契機的時代,學術或知識的探究不能單單建立在學科本位的知識上,必須跨越學科突顯知識本質的聯繫、意義與價值。因此教學過程中主動積極建構一個鼓勵發揮創意與提問的學習環境空間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啟迪學生思想自由,他(她)們才會勇於和老師對話發表「異」見,互相質疑拓展彼此的思考和行動,如此才能產生創新的知識。這正是bell hooks所分享的:「教室是學術界中最具有解放性意義的空間,教學是一種對抗並超越邊界的行動,也是一種實踐自由的運動。」
  然而學生理性地挑戰教師的教學必須建立在紮實的根據、論述與資訊知識上,因此在啟發學生思想自由的同時,也需要鼓勵學生們培養廣泛地興趣並了解時事,經由閱讀和討論,建立邏輯思考及評斷事務的能力。
   在教學上,後學蒐集國內外經典或重要期刊文章及書籍資訊和學生們一起閱讀與討論以充實他(她)們的認知。無論研究所或大學部課程,每週上課前整理討論思考大綱交予學生,並提出臺灣社會已發生或進行中的議題與報導,協助其運用日常生活經驗,持續檢驗並詮釋知識概念,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和所閱讀的知識對話,讓聽講學術理論形成知識之學習取向轉換為討論實例建構智慧之學習取向,更將學習置入臺灣的社會脈絡,使課堂教室與校外的場域及社會連結在一起,讓教室的教學和建造一個更好的社會間產生了密切的關聯性。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說的:「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學的通例」。
以學生為中心之教學與研究
  Max Weber曾指出「學術作為一種志業」,後學認為還可加入「教育作為一種志業」,將學生的問題與需求當作一切的起點,思考如何對待學生或者可以怎麼做來協助他(她)們發展自己的能力。
   以學生的經驗為優先以及鼓勵學生發聲的教學理念是後學的教學策略,每學期開學時會邀請學生們分享「我是誰」,以了解其個人特質與學習需求,並在往後的教學中分享相關的資訊。每週上課前後學會準備完整的文字檔案在上課時呈現,這的確花費很多的時間,然而之所以這麼做是讓學生們清楚知道老師是熱愛教學的。前述之每週上課討論與思考大綱更鼓勵學生自由思考、勇敢分享他(她)們的生命處境,並經由分享過程認識了解自己與他人不一樣的看法或生命經驗的差異,建立其對知識的新認識與對自己的肯認,更培力自己。
   此外後學更運用不同的札記或作業即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這麼做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但唯有良善的愛心陪伴,才能發揮教學的效果,而且師生間經由札記或作業的對話分享,更是學習成長的重要紀錄。如果學生們能自行將一學期之教學計畫表、每週的討論大綱、札記、作業及學期報告整理成為其個人的學習檔案,無形中自然會提昇其未來成為教師的能力,對自己更有自信。如此一來,課程與教學不再只是工具性手段或目標,而是師生的自我增能。
   另一方面,長久以來大學的學術研究是為教師們所追尋的學術生涯的一部份,可是如果教師和學生們能一起來思考並了解「知識的建構」,這麼一來教師的教學或學術研究即為其專業成長之基礎,而學術的知識也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為中心的學術研究中建構出來了。
培養學生對差異的尊重與尋求正義的態度
  雖然大學在研究上被賦予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在創新知識,然而同樣重要的是在想當然爾的事物中發現新觀點或指出原有的偏見。因此教學不僅啟發學生對於知識現象的瞭解,也協助學生反思先前的理解,反省原來自己是這樣看世界的,進而理解不同類型的不平等社會現象,肯定自我有能力去掌握這些概念參與社會或教育改革行動,成為民主社會中的公民,致力於改造更大的社會秩序以達到社會正義與平等。
   多年來經由不同的課程邀請學生們敘說自己(性別、族群、階級和學習)的生命經驗,各種的聲音出現在教室的空間,一方面學生們在敘說自我的經驗故事時,同時和所閱讀的文獻概念進行對話與反思,此有助於其建構差異的意識。另一方面課堂教室中傾聽同儕不一樣的經驗敘說,更挑戰其自我的單一理解,關注「他者」與「差異」的現象,建立起多元的觀點,尊重社會上的少數或弱勢群體,進而投入正義的行動。換言之,教學不只是知識、技能的傳遞,它也拓展道德的概念,教育引導學生思考與批判也成為行動者。
熱忱、愛、陪伴與照顧學生的整合關係
   做為培育師資之花師教育學院的一份子,後學強調大學教育除了拓展學生專業視野和正義態度,更要以熱忱、愛、陪伴及照顧建立起整合性的師生關係。面對每一位學生,不管他(她)的特質或學習情況為何,做為老師就應將所有的熱誠、愛和感情交付給每一位學生。只有良善的愛心陪伴與照顧,才能發揮教學的效果。在教學中和學生發展關係讓他(她)覺得老師真的把他(她)們當人看待,才能親近他(她)們的心,因此後學所要做的並非全知或審問者,而是尊重學生的價值觀以及學生處境的長者。
   全心投入且認真地教學不一定能改變學生一輩子的命運,特別是弱勢的學生,後學可能無法立即改變其生命處境的困境,但卻自我期許能在教學中經由熱忱、愛、陪伴與照顧的整合關係,創造一個學生得以自我增能(self-empowerment)的情境,協助其了解自己與周遭的世界,進而肯定自己的能力成為改造自己命運的人。
投入、服務與協作的社群關係
  大學同時也是教師與學者的社群,因而後學的教學理念也包括對於所屬之系、所、院及校教學相關議題之參與,教學改進計畫之爭取,教師專業發展暨學生學習輔導等面向的投入,以及服務與協作的社群關係。
   過去兩學年度除了擔任研究所課程教學與研究生論文指導,亦主動投入教育學院院核心課程的教學,全力配合院及學校整體教學規劃之需要。包括:(一)101至102學年度開設「教育經典研讀」及「教育社會學」院核心課程。(二)101學年度開設課程系大學部「當代社會階級與教育」課程。(三)參與2013年課程系主辦之「越界與連結:課程發展/多元文化/科學科技的創新與整合」學術研討會,與同仁及學生們共同發表文章。(四)參與2014年特教系主辦之「2014 全國原住民教育暨原住民特殊教育學術研討會」並發表文章。(五)參與課程系潛能開發教師社群,於2014年5月20日分享「性別與潛能開發:從『性別與教育研究』反思潛能開發」。以及(六)主動積極參與花師教育學院「多元文化教育中心」之各項活動。
  教師是對話協調者,啟發學生思想自由,培養其成為具有通識基礎及批判與創新能力的研究專才,同時也喚醒學習者反思並看見差異以培養其成為民主社會中的公民。本次的回顧讓後學有機會面對自己在教育理念和教學上的所思與所為以及不足或不完美之處,也讓後學更有信心持續保持動力樂在教學。
瀏覽數: